近年来,沁县长胜村老干部以“银龄互助 余热生辉”为核心打造了老干部工作品牌,聚焦“情感慰藉、文化滋养、生活扶助、价值实现”四大需求,探索出“抱团取暖、理论共学、互帮互助、文化惠民”的互助养老新模式,通过成立互助合作养老联谊会,构建起“低龄扶高龄、党员带群众”的服务矩阵,让退休干部在享受温馨养老生活的同时,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银发力量。 沁县长胜村以构建农村特色互助养老模式为目标,于2008年由退休干部王进仁牵头成立长胜村养老互助联谊会,以党支部为核心堡垒,10名退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引领作用,组织39名退休干部组建“三自一服务”(自发组织、自筹经费、自愿互动、服务乡村振兴)的自治组织。联谊会下设学习组、宣教组、文体组及办公室“三组一室”工作架构,引导退休干部主动认领岗位、分类履职。同时,积极对接县委老干部局建立协同机制,形成“党建引领、部门联动、基层自治”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为退休干部搭建起集学习交流、互助服务、作用发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筑牢理论共学“思想阵地”。创办“银龄理论学习社”,以“学习党的理论、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建立“三九学习机制”(农历每月初九集体学、十九分组学、二十九研讨学),学习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时事政策、农业技术、养生知识等多元领域,累计组织学习活动超百场,参与老干部达5000余人次,部分同志撰写学习笔记超十万字。同时开展实地研学活动,组织参观县域重点工程、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通过沉浸式体验感悟发展成就,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完善互助帮扶机制,织密精准服务“保障网络”。实施“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每名老干部党员联系2-3名独居老人,建立常态化走访慰问制度。依托文体组策划系列文化体育活动:文艺领域组织打油诗创作竞赛、红歌传唱、经典诵读等主题活动;体育领域开展太极拳、太极剑、老年秧歌等健身项目。传统节日期间,老干部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既面向村民开展惠民演出,亦登上县级文艺汇演舞台,在丰富精神生活的同时,实现情感共鸣与身心康护,有效提升退休群体的生活获得感。组建互助服务小组,构建全覆盖帮扶体系,针对高龄、行动不便老人,提供上门送餐、代买药品、卫生清洁等生活照料;传统节日组织集体写春联、包饺子、厨艺交流等民俗活动;遇家庭红白事,组织志愿者提供事务协助;农忙时节开展互助农耕,助力抢收抢种。通过常态化、精细化服务,实现退休干部生活需求的及时响应与有效解决。
余热生辉,银发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为传承尊师重教乡风文明,联谊会牵头筹措资金30万元建设“孔子文化学院”,邀请国学专家、返乡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4场,常态化向村民开放,为寒暑假返乡学生提供学习场所,获群众广泛赞誉。同步推动“长胜村大舞台”建设,定期举办“文化惠民演出”,打造乡村文化活动主阵地,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银龄互助 余热生辉”品牌通过平台化建设与体系化服务,推动退休干部实现从“被服务者”到“治理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成立“村务顾问团”,累计化解邻里纠纷20余起,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15条;农业技术专家型老干部义务开展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在人居环境整治中,老干部带头开展植树绿化、巷道清理、环保宣传,引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17年来,长胜村退休干部群体以“退休不褪色”的坚守,打造出农村老干部养老“沁县样板”,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银发智慧与银发力量。
|
友情链接: |
长治市老干部工作网-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主办
电子邮箱:czlgbabc@163.com
晋ICP备17007214号
技术支持:中联科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