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光阴似水。转眼我已退休4年有余,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深深感到,个人的命运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一路走来,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如同一条红线,贯穿我的整个人生。如今,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回望,那些鲜活的记忆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我的个人故事,更是一代代共产党员与人民同甘共苦、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缩影。 我出生于1966年,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记得小时候,爷爷常常抱着我,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讲述旧社会的苦难,说着对新生活的向往。他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稚嫩的小手,声音哽咽:“妮子,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啊!”爷爷教我们几个孩子说着朗朗的顺口溜,“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他可以把《东方红》唱得字正腔圆,那歌声里饱含着对党的朴素情感,如同春日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我幼小的心灵。 我的大爷是太原某矿区的一名总工程师, 每年都会回来探亲。他常说:“煤矿工人是给国家掏‘黑金’的,党员更要带头干。我们是有信仰的,要为新中国的发展流血流汗的”。我的父亲在银行部门工作了一辈子,他经手的钱财无数,从未出过任何差错。我父亲患病去世前,仍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到最后一刻。父亲总是对我说:“闺女,做人要像院角的竹子,空心有节。” 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了一名乡镇干部。那时的乡政府还是青砖灰瓦的平房,我的办公桌是掉了漆的老式木桌,桌面上的纹路里嵌着岁月的痕迹。 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目光所见均是乡亲们弯腰劳作的背影。工作第二年,我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当时的党委书记看完我的申请,只说了一句:“小同志,入党不是为了戴红花,是要准备吃苦的。” 确实,考验接踵而至。1987年夏天,暴雨冲毁了河堤,我去大坝上给乡亲们送包子、跟着党员干部们一起搬沙子,一连好几天没回家。洪水退去后,我的腿上也被砂石磨破了皮。一位老党员看见了,笑着说:“这是入党的必修课。”1988年,乡里推广果树种植,乡党委书记张茂林在发展果树种植动员会上说,“总有一天,要让老百姓天天吃上苹果”。我不理解,总觉得苹果是过中秋时才能吃的金贵东西,老百姓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走遍承包的每个村,挨家挨户把扶持政策掰开揉碎地讲,终于在乡里把果树种成了规模。那年,我第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 1995年春天,当我在党旗下举起右拳宣誓时,窗外的桃花开得正艳。老书记为我佩戴党徽的手有些颤抖:“记住,这枚徽章是无数先烈用命换来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大爷的信仰,明白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2016年,我被调整到纪检部门工作。有次巡察到一个单位,领导是我的老同学。我指出他的失职,他来办公室哭求:“看在多年情分上......”我递上面巾纸,却坚持按原则处理。那天晚上,我独自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望着墙上“清正廉洁”四个大字,想起父亲说的竹子——空心,是虚怀若谷;有节,是坚守底线。 如今退休在家,我常常去果蔬市场转转。看着摊位上来自天南海北的水果,想起当年那位说“要让老百姓天天吃上苹果”的领导。他的大手在规划图上指点江山的模样犹在眼前,而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可惜他已经离世,如果他还活着,我一定要对他说:“当年你说的话,现在都成真喽!” 从征收农业税到发放种粮补贴,从物资匮乏到商品丰富,从办事求人到风清气正,我见证了太多变化。有时翻看旧照片,青葱岁月里的我和同事们站在褪色的红旗下笑容灿烂,背景是简陋的乡政府平房。而今,气派的便民服务中心取代了老房子,但门前的旗杆上,那面红旗依旧每天迎着朝阳升起。 现在,我每天总要打开“学习强国”看看,有一天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忽然想起爷爷教我的《东方红》,想起大爷的信仰,想起父亲伏案工作时的背影。原来,这根红色的接力棒,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想到这里,我把抽屉里的党徽擦了又擦,孙子跑过来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呀?”我把他搂在怀里:“这是奶奶的另一个‘身份证’。”夕阳透过纱窗,将我们祖孙的影子拉得很长,正好落在那面挂在客厅正中的党旗上。
|
友情链接: |
长治市老干部工作网-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主办
电子邮箱:czlgbabc@163.com
晋ICP备17007214号
技术支持:中联科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