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50年7月,1969年参加工作。2010年退休。2015年又参加了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并担任团长至今。 我是1972年7月1日在部队入党的。从我的简历可以看出,我的一生都是在从事党的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可以说,从我入党那天起,就同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2015年我参加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工作以来,我同宣讲团的同志们一起,常年深入全市基层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党的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基础干部群众的欢迎。2016年11月,中宣部授予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2019年12月,我又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一、老骥伏枥,一片赤心担使命 我退休前,在大学学的是党的理论,毕业后又长期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我对这项工作充满了热爱。尽管我退休后完全可以在家享清福,但在党组织需要我继续发挥余热的时候,我就很高兴地参加了老干部宣讲团工作。 我作为宣讲团团长,上任伊始,就着重抓了两项突破性的工作:一是拓宽宣讲空间,把宣讲空间从市内各学校拓展到全市机关、社区、农村、企业,建立了76个基层宣讲联系点。二是创办了《长治学习与宣讲》学习资料,每两月一期,每期发行1000到1500册,至今已发行60期。 我参加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工作已近十年,凭着对党的一片赤诚,认真做好每一次的宣讲,始终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 二、深入基层,不怕苦累传党音 长治市老干部宣讲团常年在基层宣讲。我和宣讲团的同志们下基层宣讲,最远的一次是去武乡县贾豁乡,凌晨5点半乘车出发,9点准时到达贾豁乡政府和古台村进行宣讲;宣讲道路最险的一次是去平顺县虹梯关乡芣兰岩村和龙柏庵村,山高路险,当时只有通过一条“天路”才能到达;宣讲最累的一次是在壶关县晋庄镇,三天宣讲了8个村,3个中午没有地方休息,就在车上和镇政府的会议室熬到下午三点继续宣讲;宣讲最自豪的一次是在平顺县西沟村,这是全国一至十三届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申纪兰所在的村子,申纪兰曾到场并在主席台就座听讲。 我和宣讲团的同志们把宣讲的内容始终放在党的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10年来,我和宣讲团的同志们先后宣讲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中国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战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和祖国共成长”故事报告会、党史教育、党纪教育、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三、遵守纪律,贴近群众受欢迎 10年来,我和宣讲团的同志们下基层宣讲,始终坚持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做到“三不”:一是不让宣讲单位接送,二是不在宣讲单位吃饭,三是不收宣讲单位的讲课费。10年,没有发生过一起违反党的纪律的问题。同时在下基层宣讲中,做到了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受基层群众欢迎。 为了紧跟时代,拓宽宣讲空间,我积极学习和运用新媒体进行宣讲。近年来我累计制作美篇800多篇,有216万多人阅读,1.1万多粉丝。制作公众号600多篇,近10万多人阅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和宣讲团的同志们用宣讲连接了党和群众的心,用执着坚守了一份事业,用热情渲染了上党大地。 |
友情链接: |
长治市老干部工作网-中共长治市委老干部局主办
电子邮箱:czlgbabc@163.com
晋ICP备17007214号
技术支持:中联科创
|